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20 16:07:52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完整版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完整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完整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完整版1

一、学习目标

1.能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3.能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4、背诵课文。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课标依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文言文,学生第一次接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唤起学生读文言文的兴趣。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本课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学习新课。

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和别人交流。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的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梁国杨家有个孩子,才九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杨家孩子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杨家孩子为他摆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孩子马上回答:“从来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2、同学们,你对故事中的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风趣、幽默……)

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指名学生读。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本课主要内容。

三、检查读文,初步感知。

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听清字音,注意停顿。

2、听范读后自由练读。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或那个句子读不好,及时找同桌帮助。

3、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每组的四号同学领读)

杨氏(shì)之子诣(yì)其父应(yìng)声答曰

甚(shèn)聪惠(huì)为(wèi)设果夫子家禽(qín)

4、去掉拼音读(每组的三号同学读)

5、检查指导读书。

课件出示,每组四号同学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其他同学仔细听,及时纠正。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6、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并互相评价。

8、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梁”、“甚”、“惠”三个字。

四、出示自学提示:

1.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小组内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五、出示展示任务: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说一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2、小组汇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用怎样的语气?

3.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结合文中语句谈体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能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背诵课文。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言文《杨氏之子》,——生齐读课题。

二、复习

(1)复习要求认读的词语,听写易错词语。

梁国优惠飞禽

(2)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出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指名读)

学习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能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背诵课文。

四、学生交流展示。

1、出示展示任务: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说一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2.小组汇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用怎样的语气?

3.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结合文中语句谈体会。

2、准备。

下面请各小组准备一下本组要展示的任务。组长组织并安排好发言人。

学生5分钟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1).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2)、小组汇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用怎样的语气?

(3).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国,有一户姓的人家,家里有个岁的儿子。他非常。有一天,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给端出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是您家的鸟。”

六、指导背诵文言文。

七、布置作业

1、小练笔:把《杨氏之子》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3、阅读《世说新语》故事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 ……此处隐藏31800个字……/p>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一些晋宋人物间的故事,如《言语篇》记谢灵运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而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被鲁迅先生称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

研读全文,理解意思

1、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

你们觉得可用哪些好方法来读懂文言文呢?(相机板书:看注释、查工具书)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杨氏子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这些方法读读课文。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待会儿一起来交流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反馈。

(一)理解“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1、句意:“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师:你读懂了杨氏子的年龄只有九岁,比大家还要小,对不?(板书:聪惠)。“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板书:智慧)

生:“惠”是通假字,通“慧”。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看注释)(课件)师讲述通假字的原因。

2、师:你说的“非常”是文中哪个字的意思?(甚)。我们班这位女同学非常可爱,可以说是——甚可爱;她朗读的声音非常动听——。这位男同学长得非常非常非常帅——甚帅。

3、指名读。

师评: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评:你不仅读出了杨氏子的聪明,还读出了内心对他的的喜爱。(板书:杨氏子)

(二)研读: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1、师:故事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物是谁?(板书:孔君平)知道孔君平是谁吗?

(师插入孔君平的资料齐读,丰富课堂内容)是当时的庭尉,相当于现在的法庭庭长。孔君平来干什么呀?(生: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儿子叫出来。)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2、哪个字的意思是“就”?“乃”(就,于是)。那“诣”字的意思是?(拜见)其:他。

3、师:你来读读,你读明白了什么?(可追问:两家关系怎么样)(孔君平经常来杨家玩,彼此比较熟悉)从哪儿看出来?为什么?

师评:你不仅读懂了字面的意思,还读出了句子的内涵。

小结:让一个九岁的孩子出来接待客人,足见这个孩子也真了不起啊。齐读。

(三)研读:“为设果,果有杨梅。”

1、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是怎么接待客人的呢?出示课件齐读。

(生:杨氏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师:这里并没有写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上一句讲了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所以应该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师:这是待客之道。你真会读书!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十分精练,表达的时候跟我们现代文可不一样,像这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叫承前省略。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补充。这种方法我们现在也经常在用,叫(板书:联系上下文)

2、师:从这句话中,你还可以读出什么?(生: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哪里看出来?

师:嗯,客人来了,赶紧端出水果。端出多少水果?就一种吗?哪里看出来?

评:说得太好了。杨氏子真是热情好客的孩子,端出了好多的水果。

读一读。

评:从你的神情中,我分明看到了一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

(四)品读: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过渡:一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不由让孔君平心生喜爱之情。现在又见“果有杨梅”,于是——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齐读。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师评:说得真好。能具体说说哪些字的意思吗?

理解:“曰” “此”。“应声”“未闻” “夫子”

谁还会说。

(五)体会巧妙

A、理解孔君平的话

1、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吗?(可追问:为什么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它水果呢)

生: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孩子。评:你真会听话。

生: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

(板书:杨梅杨家果)

2、师:你真聪明,一下就听明白了。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

师: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板书:孔雀——孔家禽

3、再自由读读。想想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可以借助板书来说说。(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

评:杨氏子不但会听,还会挺会说。

B、理解杨氏子的回答

1、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会如何回答?(生答)老师担心你这样回答可能会气走客人哦。

师:比比和杨氏之子的回答有什么不同呢?

教学目标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杨氏之子》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九岁男孩形象。首句总领全篇,“甚聪惠”实为文眼,统照全文。后四句叙事,详写杨氏之子的“设果”与“应答”,凸显“聪惠”之内涵。全篇情节简单,人物巧妙逗笑,颇具诙谐情调。

本文是高年级学生接触的首篇文言文,又编入“语言艺术”的主题单元。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完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