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时间:2024-02-20 15:46:20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

八年级上册教材的主题是学会交往,而与父母交往是学会交往的实验场,是与同伴交往、与老师交往、与社会上的人交往的基础。本节课的讲述包括这样几个问题,如何看待与父母的矛盾,介绍与父母沟通的程序,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以及掌握与父母沟通的艺术。所以我在授课的时候力求把握好这样一条线索就是与父母沟通的技术路线和艺术路线。希望通过《两代人的对话》一课的学习,学生能从思想上理解父母,在实际行动上学会与父母沟通和化解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上完课后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的设想差不多。我的反思如下:

反思一:问题导入,温故知新,导入自然。

本节课我是通过提问上节课的核心问题(逆反心理的危害入手),然后我进行导课,既然逆反心理的结果是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家长,那么当我们与家长发生矛盾时不要对抗要对话,对话的程序、基本要领、对话的方法窍门是什么呢,带着这三个问题一起走进第二课第二框题《两代人的对话》,这样告诉学生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尤其是与父母交往的方法,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大胆的启发学生去思考和发言。把与父母沟通的方法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反思二:运用导学案教学,效果好,同时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探究,事半功倍。

提前一天发下去导学案,学生做自主学习部分,合作探究留到上课解决,而且以小组谈论的形式进行,通过小组内,小组外的相互补充,使设置的问题认识理解的深刻全面,比如说合作探究的活动二关于小冰与父母沟通一件关于是否放学后去同学家写作业、看录像的事,然后我设置了4个问题,分别是

(1)如果你是小冰,爸爸没有同意你到同学家写作业、看录像,你的心情会怎样?同学会怎么评价你?

(2)如果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你觉得会怎样?

(3)如果不理家长的要求,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爸爸会怎么想、怎么做?

(4)你觉得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程序,途径)是什么?

通过讨论补充知识点就明确了。同时通过伟人毛泽东的话进一步强调了重点。

反思三:通过情景剧,使要表达的内容更形象、生动、具体。

在讲到沟通的基本要领的时候,学生通过情景剧展示给同学们,小组结合教材讨论后,很轻松的把抽象的知识点回答出来,并深刻的理解了。

反思四:阅读教材找要点,身边实例做佐证。

讲到本课的重点交往的方法时要求小组阅读教材,找出要点后,一定要举实例,这样更加深了学生对要点的理解。

反思五:反思自己,理论指导实践。

本课最后一个活动是在两代人对话方面你做的怎样?学完这节课你打算怎样做?通过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突显了思品的教育教学实质。

反思六:提纲挈领的概括知识点,以练习题的方式突显考点

本节内容在讲解完后我是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然后我再加以精炼。把每节课的知识点力争总结成几个关键性的词语,便于学生掌握和识记。其次,以练习题的方式给学生加深影响,同时反馈学习效果,力争做到讲练结合。

反思七:本节课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要领本身也可以推广到与老师与同学的交往上,引出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沟通是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纽带。但是我在讲述的过程中拘泥于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没有将此问题加以深化和推广,整个课就没有了高度和意义。

总之,我觉得思想品德课要真正达到教育效果,使学生思想上有所收获,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们课上所讲的事例越贴近学生实际,就越能打动学生心灵,就越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就越能对学生起指导作用。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2

本节课教学设计能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性发展需要出发,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化和生活化。同时创设了多个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教学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积极思考,大胆实践,锻炼和提高了学生自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收到了寓教于乐的良好教学效果。

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教学设计是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性,在学生寻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启示,课堂中的每一个结论的获得都是学生自己探究获得的。

实际教学中发现教学前学生的准备非常重要,有的班级准备充分,效果比较好,而有的班级准备不充分,学生探究过程中所需时间就较长,所以容易出现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现象。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3

教材分析

《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是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二单元(3~4课)中第四课《师友结伴同行》的第二框题内容。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八年级上册主题是交往——“我与他人的关系”。根据学生生活世界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不断生长、延伸的规律,第二单元的内容定位在学校人际交往上,在八年级上册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包括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和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两课,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突出“生生交往”,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突出“师生交往”,其中第一框题讲“我知我师,我爱我师”,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老师,从而产生对老师的敬爱。第二框题讲“主动沟通,健康成长”, 主要学习从师生交往观念的改变到与教师有效沟通的原则、策略。

“主动沟通,健康成长”分为两个目,第一目 “师生交往新观念” 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探讨师生关系,通过反思传统的师生关系,探讨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及在新型的师生观下如何打开师生交往的新空间,形成师生交往新行为。第二目“共筑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本框的重点,主要引导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善于与教师沟通,侧重日常学校生活情境中如何化解与教师的矛盾冲突及交往的基本准则,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策略。

学校的人际交往是学生交往的主要领域,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心理、情感、道德的发展和交往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因此,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在八年级上册中占重要地位,而第二框题“主动沟通,健康成长”又是本课的落脚点。

学情分析

当前初中生在与教师的人际交往中面临着两个问题。

第一,时代价值的转型。新课程改革使教与学的关系产生了转变,建立在传统等级秩序意义上的以“师道尊严”为核心的师生交往正在被“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观所取代。价值观的转型对学生如何与教师交往影响巨大。有些学生认为师生“民主平等”就可以不分场合地对老师“随 ……此处隐藏6032个字……话,四十本书是没问题的。如果学习如同上网这样容易上隐,学习也该能够和上网一样可上隐。

教育这般较劲,算是冤家路窄了,学习、教学、学生、老师、甚至孩子、家长,互不顺眼。就作业布置困扰了多年的问题,本身是要反思的。作业时间应该不是主要问题,不能揪着这个小可怜不放显示所谓的正能量。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1

本课收获:本节课主要通过“实话实说、导出主题;课堂调查、体验网络;出谋划策、趋利避害;各抒己见、点评案例;群策群力、制订公约”等环节,运用情景教学、课堂调查、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手段和方法,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氛围;运用新课程理念,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贯穿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活动中去;以学生活动、自主发展为落脚点,实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以紧扣生活、精选材料为载体,以学生身边事例为内容,循循善诱,力求教育无痕;在最后环节,将《网络交往规则》合订为《班级网络公约》,课堂达到高潮,也为课堂知识在课外得以延伸埋好伏笔。不足之处:因活动较多,时间把握不够到位;这堂课基本运用的是归纳法,而对归纳得出的结论缺乏演绎,没有进一步拓展和加深;教学中,由于问题的开放性,学生生活体验和掌握资料不够等原因,学生的回答可能较零乱,活动实效性还不够。

今后,不管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还是主题探究活动课,都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力争做到全员参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实践者,同时要让学生事先有思考,过程有总结,达到过程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2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体会改革开放的意义,热爱我们现在的生活,提高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懂得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正确认识从众心理,自觉抵制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初步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在内容的处理上,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感性化材料,在充分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初步认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同时结合教材提供的新词汇变迁——小组活动来认识社会的发展,接着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认识社会的意义,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途径和方法;其次为了突破重难点,对社会复杂性、从众心理这两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案例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优点:

1、教学设计别具新意,在重难点的处理上采用情境教学法,材料教学法,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水到渠成。

2、自主学习与小组探究相结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的引导比较准确到位,课堂气氛民主和谐。

4、教师语言幽默诙谐,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体现了多学科知识的整合。

5.教师思路明确,板书合理

不足:

1、关于学生的调查结果,应该不仅出现结果,也出示相应的结论,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于课堂生成的一些东西,教师的点拨不太到位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3

经过了八年级一年的教学,在此就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如何让思想品德回归生活世界中的几点个人看法进行总结.

在思想教育中,;我认为回归生活世界,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把知识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做到德行合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品想品德教育中很多教师总是围绕着教学目的,学生也根据教师的需求说些教师想听的“空话”、“违心话”,不少学生因此形成了“双重人格”:他们掌握了道德的有关知识,却做出某些不道德的行为。学校德育缺少学生的需求。缺少让学生真正感动的活动,这种德育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因此,着眼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让品德培养回归学生生活,回归真实世界,让德育散发出生活的馨香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举措:

1、用自己的经历与学生情感上实现互动,从而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更好地学以致用。“生活德育”伴随着学生的生活,是充满教育情境的实践着的德育,在教师的价值引导下,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经历,得到积极性的启发和暗示,在感悟中发展德性素质。

2、 “生活德育”着眼于学生的生活情境,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因而用情感打动人心,这也是回归生活世界在德育中的一个重要的作用.重视发挥情感的感染性、弥散性、激励性和动力性功能,重视培

养学生的敬畏感和幸福感,包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崇高、敬畏美好等情感。如学校开展的学校校歌比赛等;学校举行集会,让学生领奖展示;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总之“生活德育”特别重视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道德控制能力的培养。如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在某些方面可能引起学生道德失范、人格分裂的社会现实,学校收集一些“血的教训”的相关视频,利用班会课、思品课,让学生对产生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进行探究,建构明辨是非的能力。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4

生活化和活动化交互响应,充满了生命力。

“来自生活的报告──师生互动·合作探讨──走进生活·参与实践”,条理清晰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创设了和谐情境。教学组织者从课外社会调查到课堂内的调查汇报探究,从生活资料展示到生活话题讨论,从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到课外社会活动实践,活化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实现了“教学服务于学生生活”的课程教学理念,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

感悟、交流、达成成为学生自学探究的基本行为。在教学中,社会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生活话题──社会实践中的我们,生活剧场──《小明、小乐的选择》,诗歌升华──《生活的回敬》,课外实践——社区公益活动等环节,为学生才能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学生自身的感悟、交流、达成真正成为一种教学行为,学生主体地位的突显成为课堂的另一道亮丽风景。

当然,该教学设计有些地方还比较粗糙,材料的选取不够精当,对学生的状况了解还不是很充分。另外,从好的教学设计到一堂成功的课,不是预先准备就能全部解决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学组织者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5

课堂上,我尝试运用换位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换位认知——假如我是”设计角色:“假如我是老师,我希望我的学生;假如我是父母,我希望我的孩子;假如我是自己的朋友,我希望我自己”。

当这些问题一提出,学生的讨论异常热烈,而且想出了许多有创意的好看法、好点子。我在总结的时候,充分肯定了这些看法,有的同学的看法甚至超出了我课前的预计,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学生的讨论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可以说是意外收获。通过这堂较成功的讨论课,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进一步认识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灌输上,而应通过设计情景问题讨论,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全面素质的提高。我认为一堂好的政治课应该是能够培养创新意识和学生实践能力。为此,我把情景问题讨论法运用到每节课的思想品德课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